2015-06-27 李志強(文屏) |
|
|
四、情系李站村 |
|
|
攝像:王素敏(臺灣)
臺灣尋親訪祖團原計劃要到米脂縣李家站、橫山縣長峁焉和李繼遷寨,但由於時間關係和當地一些客觀原因,就取消了去長峁焉和李繼遷寨的安排,只能安排半天到李家站走走。
米脂縣李家站、橫山縣長峁焉和李繼遷寨,作為李自成的遠祖地、祖籍地、出生地和故里都不矛盾,三個地方都是李自成祖祖輩輩繁衍生息居住過的地方。雖然歷史記載李自成的祖籍地和出生的地方不統一,也不明確,但始終沒有超出這三個地方,更沒有超出米脂縣管轄的範圍,現在的橫山縣是在西元(西元)1942年,也就是民國31年設立的縣。況且山河依舊,人遷物移,人類的生存幾百年來不可能固定的生活在一個地方。
由於歷史原因,以及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有遷徙、兼併和吊莊現象。據《米脂縣誌》記載,明朝下葉,由於天災人禍造成人口大量的銳減,土地荒置,無人耕種,從原來80多個自然村一下子削減到20多個。加上無定河流域較好的土地都被官宦地主們強行購買霸佔,絕大部分農民無田耕種,流離失所。而有一部分原住民,也就是大家族,他們擁有一些偏遠貧瘠的山坡土地,像李自成的泰安里二甲李氏。同姓同祖親族之間相互接納耕種,故名曰:“吊莊”,久而久之,就成為自己的居住地地。像我自己,按戶口說,我是深圳人,按原籍,我是富縣人,按祖籍地,我是米脂人。由於父親的工作調動,僅富縣境內就有三處地方與我有關:生在張村驛,長在牛武鎮,原籍太平村。像這樣的情況就很容易混淆不清。當然一般百姓是沒有這個必要。但大凡歷史偉人、名人都有出現原籍、故里、出生地、祖籍地的爭議問題。
在我的研究還沒有發現有超出米脂、橫山這個範圍,更沒有超出榆林地區。唯有甘肅榆中縣青城鎮出現的所謂家譜上記載:“李自成祖籍陝西省龍門縣郭家村,家有百畝良田,仕宦人家”。這顯然不是李自成的籍貫和家境,如果李自成能有那麼好的家境他還要去造反嗎?我在第十三屆明史國際學術會有發表論文《甘肅青城李氏家譜中的李自成不是大順帝李自成》。論文中有23個比對,只有一個比對是相同的,那就是李自成的姓和名相同,其它22個比對沒有一個相同。完全可以說明:他不是闖王李自成,是牽強附會。的確,同一時代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
近年發現的李自成大順文物檔案中,有李過的記載和雜錄,以及文物顯示和記載都涉及到這三個地方,有:“世居李繼遷寨”、《長峁山記》,還有雜錄寫到“李自成出生李家站的記載。2009年李家站發現的李自成祖父李海之墓,更能證實這一論點。所以這次來李家站也是來到李自成祖籍地和故里。 |
|
|
攝影:王素敏(臺灣)
李家站是米脂縣一個自然村和行政村,又是鄉政府的所在地,距米脂縣城35公里,與榆林榆陽區毗鄰。是李自成曾祖李世埔、祖父李海、父親李守忠的居住地。那裡有李自成祖父們居住的石窯洞和曾祖父住過的地方,除曾祖父的土窯洞塌陷外,祖父們的石窯洞保留基本完好。
李家站這一支系是李自成叔父李守義之後,是現居米脂李自成後裔中唯一一支,也是較近的一支。是李繼遷寨、長峁焉(山)、李家站三地唯一有李自成親族人居住的地方,其它兩地居民沒有李氏族人。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和米脂一帶當地口傳:李自成山海關之戰兵敗後,撤出北京,一路向陝西撤退。清軍在英親王阿濟格、叛將吳三桂的帶領下,由山西大同往西過黃河,經府穀入陝西,清剿李自成陝北老家根據地。指派叛將唐通屠殺李自成家鄉親族人。一天之內,李家站、長峁焉(山)兩地同時進行。
唐通原為明軍鎮守居庸關守將,在李自成大順軍挺進京師(北京)時主動開關投誠大順。進京後曾奉李自成之命,攜帶禮金、物資,代表大順政權前去山海關勸降吳三桂。投降清軍後,勇於接受了這個立功表現的大屠殺任務。那天,李家站火光沖天,哭喊震天,血流成河,死體遍野,不到一上午就殺的全村雞犬不留,沒活一人。慶倖的是村子裡的青壯年都跟隨李自成參加了大順軍,村裡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
唯一存活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屠村的那天,正好有一滿月後的婦女帶著孩子回到與李站一河之隔的葉家站熬娘家,有幸躲過這一劫難。為了以防清軍繼續追殺,便隨母親姓“葉”。如今葉家站、榆林一帶有一支姓葉的就是這一支人:另外一個是當時屠村時他在放羊,看見村子一片火海,聽見村裡殺聲四起,便回村看個究竟。剛一進村就被清軍發現,一群清軍便揮刀向他追來,他轉身就跑,慌忙中跳入懸崖,被崖畔上的荊棘和樹木刮破衣服和皮肉,渾身血肉模糊,遍體鱗傷,昏死過去。後被村民救起。為了生存,逃避追殺,改泰安里二甲李為山西洪洞李,此人叫李守義,外號叫“李沒皮”,李自成的堂叔。現居李家站的李姓人就是李守義之後。
12月15日,按計劃安排上午到李家站,趕中午1點回到金泰大酒店。由於李站距米脂只有30多公里的路程,不到40分鐘的車程,中午10點出發也來得及。所以想利用這段時間帶臺灣親人們到米脂老街走走,看看老街舊貌和風土人情。可是外邊的溫度很低,天氣十分寒冷,我怕他們凍感冒就沒有帶他們出去。讓他們在房間收拾收拾行李,準備下午3點返程。
在他們準備行李時,我突然想起申長明老師。申老師原米脂縣文物局局長、李自成行宮館長,是我研究李自成的啟蒙和指導老師,在米脂是一位研究李自成的資深專家,一輩子都在研究李自成。
我2004年拿著我們的《李錦家譜》首次來米脂尋根時認識的,當時在米脂縣召開的“認親鑒定會”上,其它專家對我們富縣太平村這支李自成後裔只有50%的認可,唯有申老師堅持85%甚至100%的認可程度,這讓我很感動。後來在他的啟發和指導之下,以及鼓勵之下,我在3個月之內完成了《李自成家譜》的編纂和太平村李自成家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每次來米脂都會去他家裡看他。他很關心和關注臺灣尋親團來米脂,十分熱心。三次來酒店看望都沒有見到,因為時間緊,事情多,沒有給他安排時間見面。想到現在真好是個機會,我便通知了申老師。 |
|
|
攝影:李正富(臺灣)
不到一刻鐘,申老師攜帶有關李自成研究方面的資料來到臺灣尋親團的房間。他把自己帶來的資料分發給親人,然後和親人們熱情的交談起來。申老師的熱情與真誠,充分體現和代表了一位李自成研究專家學者對李自成文化的執著精神和敬仰之情。在米脂、橫山、榆林一帶有一大批致力於李自成研究工作,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默默無聞地在精心研究李自成,像米脂縣的李澤民、高埃飛、李紀元、高文西、李長銀、李長江、李宏旺等;橫山縣的張芳、安民穩、雷建忠等,因為時間緊,工作忙而沒有通知他們,否則他們也會來探望這些來自祖國臺灣的親人。
在這暫短的一個多小時裡。李家站來了好幾次電話,詢問走沒走,幾點能到。連在縣城參加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的李鳳岐,也著急的不時打手機或跑到我的房間落實出發的時間。我理解他們不單單是確定什麼時間去,而是擔心去不了。因為13號就把時間搞差了,結果讓鄉親們白忙活了一整子,今天他們就顯得格外緊張和擔心。
10點多,尋親團親人退了自己的房間,將行李全部集中在我的房間,以免過了12點的退房時間。正在這時,太原旅行社派來了專車來接他們回太原。因為原計劃從綏德乘火車到太原,由於車票緊張,太原旅行社給他們定的火車票落空,讓在陝西當地買票,任務委託給我,我好不容易才買到了3張,而且是硬臥票,不是他們要求的軟臥票。不能滿足一人一票,還差4張票,可是當時連硬座票也買不上。無奈之下他們就包專車到太原。因為道路堵塞,太原司機路上就走了6個多小時才到米脂。要求抓緊時間,否則晚上到不了太原,第二天的飛機票就作廢了。於是大家都感覺時間有點不夠,但是李家站必須要去。
李鳳梧主任叫了兩輛的士,加上李鳳桐兒子李錦貴的車子一共三輛車。李主任親自帶隊,我們一起前往米脂縣闖王故里——李家站。車子行駛了不到50分鐘就很快來到了李家站。剛進入李家站境內,有一個鐵質彩門,門頭有:“歡迎您來闖王故里”6個大字。和我乘坐同一輛車的李主委、李正富、素敏非常高興,激動地說:“我們終於來到老爺的故里了”。
看到河灘那整片的土地和收穫後還未清理的秸稈,又遠望那兩邊的山山峁峁和那冬季裡的枯竭草木,李主委問我:看樣子這裡夏天山上一定很綠吧?我說:是很綠。自從國家實行退耕還林和封山禁牧政策以來,這一帶生態完全變了樣,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塞上江南。李主委語重聲長地說,這和我們在臺灣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闖王故里的山好水好,人傑地靈,真是一塊風水寶地。
到了李家站,街道兩邊擠滿了歡迎的鄉親,但人數不是很多。街道上一條紅色條幅十分醒目,上面寫著:“熱烈歡迎臺灣同胞親人來闖王故里尋親訪祖”。尋親團看到橫幅標語十分興奮,請求就此下車。真正體驗到回歸故里的親切感受。他們不停地在橫幅下面拍照留影。
我先前走了一段,在李鳳岐家的商店門口停下,這裡的人比較多。能看來,歡迎的人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幾乎沒看到一個年輕人,有一些小孩子在人群中看熱鬧,就是現在時髦流行語:“鄉村留守一族”。看到這些,不由得讓我想起360年前這個村子的情景:當時李家站村里人員結構也和現在一樣。為了生存,那些青壯年們都跟隨李自成出外“吃大戶”、打江山去了,最後是隱姓埋名,流落他鄉。而今不同的是青壯年們也都外出打工賺錢去了,最後是久居城裡,安居樂業。同樣的動機,不同的結果。充分反映和體現了當今國泰民安,和諧穩定大好景象。 |
|
|
攝影:李正富(臺灣)
尋親團照完像過來,我給他們相互做了介紹,大家寒暄握手後來到位於李家站廣場的李自成漢白玉雕像前。這座雕像是家族人李保衛先生出資4萬元,加上家族人的捐資,於2009年建成的。李保柱先生的功德碑就樹立在雕像台基右邊。雕像3米多高,用一整塊漢白玉雕成。頭戴風雪氊帽,身披長袍披風,腰挎寶劍,容貌和藹可親。雕像腳下的基座是用黑色花崗岩做的,正面雕刻“大順帝李自成”,下麵雕刻毛澤東對李自成的題詞。雕像氣勢宏偉,挺然屹立地樹立在李家站的中心廣場上。
雕像前鋪設著一塊嶄新鮮豔的紅地毯,台基上擺放一個小小的香爐。看的來這是事先準備好的,雖然沒有官方的隆重接待儀式,但這樸實而莊重的場面正好反映了李家站闖王故里後裔的一片赤誠之心和血脈之情。
是的,李家站的闖王後裔們,祖祖輩輩為了保護李自成的歷史遺跡和祖墳地,不知遭受了多少難以訴說的苦難和辛酸。如今又在全力保護李自成祖父李海的墳地,修墓、立碑,做出了故里後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繼承和發揚了李自成文化。尤其是讓人敬佩的是,負責和擔任這些工作的都是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不怕年邁體弱,風風雨雨四處張羅,請示政府,諮詢專家,成立了李家站李自成研究會。做到如此程度真是不容易。他們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這些流落他鄉的後裔們稱讚和學習的。 |
|
|
攝影:李正富(臺灣)
來到李自成雕像前,尋親團的親人們每人手持一支香,按照臺灣的祭拜禮儀,恭恭敬敬地站在紅地毯上,由道長林基瑞先生用純正地道的臺灣話代表尋親團頌詠著長達三分鐘的祭語。像拜老爺一樣,施三跪九叩九拜禮。每一叩,每一拜都是那麼的虔誠,讓圍觀的族人十分感動,老大娘掉下了激動的眼淚,老大爺連連點頭稱讚。
這時李主委和李正富走到我的跟前小聲翼翼地對我說,這尊李自成雕像的面容有點像我們臺灣的老爺,我想這可能是天意。不過臺灣台南的老爺像和李家站李自成的雕像,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鎖定在李自成38歲登極大順永昌皇帝時那一年齡段的體貌特徵,而我們太平村的顯身爺爺像,則是根據李自成出家為僧70歲左右時的和尚體貌特徵塑造的。
祭拜結束,在李鳳梧老師的召集之下,參加歡迎的親族人和臺灣尋親團在李自成雕像前一起合影留念。跟隨採訪的《榆林晚報》記者郭姝和攝影記者為大家抓拍了這一十分可貴的瞬間。
合影結束,參觀到了位於雕像後面的李自成展覽室,這個展覽室是李增田、李鳳桐、李鳳岐、李鳳川他們幾個人租借的。本來是聯通公司的營業廳,由於其它原因一直沒有開業,他們就一直租借著,已經好幾年了。展室面積不大,主要是一些圖片,介紹李家站的歷史、李自成祖居屋和李自成祖父李海墓的發現情況,以及豎立李自成漢白玉雕像的盛況照片。 |
|
|
攝影:李正富(臺灣)
在尋親團參觀展覽室時,我在外邊廣場上接電話,看到廣場上有一堆人圍在一起,議論昨天尋找老爺的奇特現象。他們見仁見智,各執己見,說的神乎其神。他們有的說:可能是臺灣事先就派來間諜特工到龍眼溝偵探過,要不他們怎麼知道龍眼溝有老爺廟;有的說:可能是臺灣特務機關通過衛星探測、導航定位等科技手段鎖定目標後才派他們來尋找的;還有的說:臺灣來的這些人都是老爺闖王李自成專門派來的,這是神的旨意。總之,議論紛紛,猜疑多多,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神奇,越神奇越傳,自然而然就傳的越離奇了。
展室出來,就去參觀李自成故居,故居在李家站西邊一個小溝岔裡。能看得來,很早以前的李家站的人都是居住生活在山間和溝岔的半山腰上,這就符合黃土高原因地制宜,就地利用的原始生活特徵。因為陝北窯洞都是依山開挖而成的洞穴式。由此可見,這是較早以前的舊民居。如今的人們都從半山腰遷移到山腳下的平地,依然背靠山,面臨水。現在已經難以看到李家站的舊時風貌。一排排現代建築和政府機關衙門占去一半,只有半山腰那破爛不堪的土窯洞和石窯洞,以及那古老寺廟的建築,仿佛還能看到昔日的風采。
鄉政府以西的溝口處本來有山間瀑布,泉水小溪,石岩石墩,垂柳成陰的獨特生態美景,但是已經被那亂挖亂采,現已廢棄的小煤窯破壞的千孔百瘡,一片狼籍。穿過礦區遺址,向右是一個小溝岔,順著山坡小路往上直走,半山腰有三孔石窯洞就擋住了你的去路,窯洞前立一塊石碑,上邊寫著:“李自成故居”。故居院子不大,沒有院牆,原本是土窯洞,後來加固了石頭。據李鳳桐介紹,窯洞右側還有幾孔窯,是馬圈和禽舍。後面的山坡是李自成曾祖父住過的窯洞,現在已經陷落,夷為平地。 |
|
|
攝影:李正富(臺灣)
大家在故居門前照完像準備離開時,年逾七旬的李曾田老人(按輩分我叫他爺)拿出他專門為臺灣親族人寫的歡迎詞,本來想在親族人到來時給大家念一下,沒想到時間這麼緊,嗩呐隊也被取消了,沒有完成老人家的心願。這是歡迎詞和信天遊組成的一種文體形式,題為;《真情話心意》。“久盼親人早回來,知心的話兒滿心懷。親人見了親人面,歡喜的眼淚框框裡轉……”。這些淳樸而深情的信天遊,表達了闖王故里的親人對臺灣遊子的深情厚意。
從舊居下坡,原計劃到李自成祖父李海墳墓去一下,但由於時間緊及其它原因,加之也到吃飯的時間,就被取消了。午飯安排在李家站河對面與葉家站連牆的一戶李姓親族人家裡(葉家站葉姓是李自成族人)。雖然一河之隔,兩岸相距,但這也是李家站的地盤。因為這家人新建了五孔石窯洞,家裡條件好,裝修的也比較現代,於是就選擇這戶人家接待遠道而來的臺灣親人。
來到這家院子,一排嶄新的窯洞展現在你的面前,顯得豁然開朗,乾淨俐落,院子佈局的也是井井有條。臺灣親人不由自主的發出了讚歎聲,連聲說道:“這就是陝北的農家窯洞和院落,真的很美啊!”
飯廳設在中間窯洞,一般是老屋,是一家之主居住的地方,家裡接待客人一般都是在老屋。老屋是兩孔窯洞連接的。從中間窯進入是客廳,客廳中間隔牆開了個側門,進入側門就是主人的臥室,吃飯不在客廳,而是在主人的臥室裡。臥室窯掌是炕,炕上擺放一個炕桌,地下放了一大兩小3個真皮沙發和一個比較大的茶几,顯得有點擁擠。 |
|
|
攝影:王素敏(臺灣)
窯洞採光充足,豁然開朗,格外明亮。大家毫不拘束,像一家人過年似的圍坐在茶几周圍和炕上的炕桌邊。會盤腿的上炕,不會盤腿的坐沙發。大家量力而行地選擇了自己的位置。原以為臺灣的7位親人肯定是不會上炕的,沒想到性格開朗、幽默風趣的盧哲民先生竟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上炕,而且他會盤腿,坐姿是那麼的自然大方,毫不拘謹,速度有是那麼的快。原來《榆林晚報》兩名美女記者早已在炕上盤腿而坐。素敏說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看見了兩位美女才上炕的。一句話,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借此機會,各人的照相閃光不停,互相合影留念。於是,我也和臺灣美女素敏在茶几邊合了個影。
開飯了,首先端上來的是每人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黃酒。在李鳳梧主任的一聲宣導下,大家端起了這碗盛滿家鄉情意的傳統美酒,一飲而盡,表現了陝北人固有的熱情豪放的性格。接著是油糕、黃饃、羊肉湯等當地風味小吃。主食是羊肉餃子。餃子是中國北方一種傳統的美食,是接待主要客人的最佳首選。過去一般是過年才能吃到餃子,要不怎麼訛傳李自成進北京後天天吃餃子,結果把江山吃掉了。可見那時的餃子在民間已經是一種奢侈食品。今天吃餃子意義非同一般,一是接風之意:團圓、美滿、幸福;二是送行之意:真誠、實在、圓滿。民間有句話:“上車餃子下車面”,就是這個意思。
午飯過後,大家一一握手告別。臨行前,李家站的親族人給7位臺灣親人每人送了一份禮品袋,裡面裝著自己生產的“闖王牌”陝北油糕和自己種植的陝北小米,這是陝北人的心情,這是闖王故里人的心意。臺灣親人難捨難離,家鄉情人相見恨晚,只能等待明年再來。
在回米脂的路上,太原司機就打來電話讓儘快回程,否則堵車會影響第二天的行程計畫。這時素敏顯得有點著急,因為臺灣親人想在昨晚兩位書法家寫的字幅上蓋上“米脂李自成行宮”的方章,帶回臺灣以作紀念。早上臨行前我已安排李帥負責辦理,但由於李自成行宮館長艾劍先生參加政協會議不在單位,李帥就把字放在行宮值班室,所以還要到行宮蓋章去。我和艾館長一聯繫,他已經在行宮值班室恭候。 |
|
|
攝影:榆林晚報記者
到了行宮,我和素敏急匆匆的給那十幾副字上蓋上方章。準備告辭時,我突然想到,曾經為李自成文化事業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做出巨大貢獻的米脂縣文物局局長、李自成行宮館長艾劍先生,因參加政協會議還一直沒有和臺灣尋親團人員見過面,而且素敏也和艾館長通過幾次電話,這次近在咫尺卻相逢不相識。我便立即介紹素敏和艾館長認識,經這麼一介紹他們馬上成了老朋友,相互十分熱情。
艾館長又走出行宮大門和坐在車上等候的廟委主任李文華先生和管理人李正富先生見面。一個陝西米脂李自成行宮館長、一個陝西富縣李自成紀念館(闖王廟)館長、一個臺灣台南老爺(闖王)廟主任,三個負責人一起站在行宮門前,有著特別的含義和寓意。同樣的宗旨,同樣的使命,同樣的心願。行宮門前相聚,行宮門前告別,一個十分有意義的告別,給這次臺灣台南尋親團這個先遣部隊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希望明年再次相會在米脂李自成行宮門前。
回到下榻的金泰大酒店,太原司機已經將車子早早的停在酒店大門口等候上車。親人們迅速取出行李上了車。兩天的相處我們已是親如一家的兄弟姐妹了,真是相見恨晚,難捨難離。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總有一別。
這時只見李主委從素敏手裡拿過一個鼓鼓的信封對我說:感謝你幫助我們完成了老爺的夙願,這是老爺也是我們大家的一片心意,請你收下。不用說,這是給我的紅包。在廣東、福建、臺灣一帶,這是司空見慣的禮節,我在深圳20多年明知這些講究。但我婉言謝絕了,這個紅包堅決不能收。我激動地對他們說:“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是我責無旁貸應該做的。”
車子啟動了,臺灣親人向我揮手告別。我看著他們的車子漸漸消失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我戀戀不捨,靜靜地站在路邊思緒萬千,習慣性的看一些手機,日曆時間顯示為:2011年12月15日下午2點40分,臺灣尋親團13日下午2點40分到達米脂,整整兩天48個小時。又是一個48,多麼神奇的48啊。這個48偶數怎麼與李自成那麼有緣?
李自成兵敗退至武昌,將大順軍改編為48個部;李過在湖北、湖南、江西交界的幕阜山中建立48寨;大順軍在湖南和廣東交界的莽山中有48個紙漿池(造紙用的);廣東韶關樂昌有“李錦寨”、“李迪寨”等48寨;聯明抗清時在湖南張家界慈利縣廣福橋雷公山裡建有有48寨;李來亨在湖北興山縣茅麓山有48個石臼(造火藥用的)、富縣太平村李自成家族中有48丁,這一個個48不是偶然形成,而是李自成特意按照佛教48願之意精心預測安排的。 |
|
|
攝影:盧哲民(臺灣)
遠處一聲聲急促震耳的火車汽笛聲打斷了我的思路,想起兜裡還有下午6點10分到太原的火車硬臥票沒有退掉,要在上車的綏德火車站辦理退票手續。按照鐵道部規定,火車開動前2小時辦理退票,否則作廢。一看表已經快3點了,我便立馬攔了一輛的士去綏德火車站退票去了。
(續完)
2011年12月24日 耶誕節平安夜 於蘭州軍區臨潼療養院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本文經臺灣台南市捷利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新田池王宮監事王素敏女士校對指正,曾兩次提出修改意見,並對時間順序給予糾正,在此深表感謝!) |